投資於家庭醫療保險,有助減輕醫療費用對家庭預算造成的負擔。(圖片來源:Getty Images)
當你在追查、檢視個人財務目標的進展時,你應該留意有否為未知的醫療費用做好準備。假如你的健康出現問題,不得不動用應急基金以應付燃眉之急,不妨考慮將部分儲蓄投資於醫療保險。
家庭醫療保險的保障範圍通常涵蓋緊急醫療狀況和診斷的開支,甚或包括留院和日間治療的支出。再者,你還可獲得優質的私營醫療服務,如聯網醫院、診所及專科診療等。
下文將助你了解何謂家庭醫療保險、其保障範圍,以及揀選家庭醫療保險時應注意什麼。
家庭醫療保險保障誰?
大多數家庭醫療保險的保障範圍涵蓋你的直系親屬或家庭成員。(圖片來源:Getty Images)
合資格受保的家庭成員須與你同住,非親生子女亦在此列。部分保單會列明同住多久屬合資格的受保家屬。不同保險公司的受保子女年齡亦設有不同限制,詳情請向你的保險公司查詢。
醫療保險的保障範圍
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有不同種類的醫療保險可供選擇,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。涵蓋範圍包括一系列症狀、疾病、傷患和指定的治療類型。保費越高,保障範圍就越全面。
慢性與急性疾病
家庭醫療保險通常涵蓋突如其來的疾病或傷患,以及保單生效後出現的緊急醫療狀況。大多數保單並不涵蓋已知和慢性健康狀況(即只能控制但無法根治的疾病,如糖尿病或過敏症等)。
住院與門診
醫療過程需使用的醫院床位,無論是留院過夜(住院病人)還是當日出院(日間病人),通常都在保障範圍之內。至於門診服務,例如問診、診斷所需的檢查、掃描和治療等,部分保單在收取額外費用後亦能提供保障。
癌症護理
全科醫生數碼服務
大多數家庭醫療保險均已推出全科醫生(GP)數碼服務,讓我們在疫情期間仍可隨時約見醫生。
服務推出後,註冊全科醫生能夠透過電話或視像形式進行問診,提供醫療建議、處方,視情況把病人轉介至私營醫療服務。
醫療保險的保單內容不盡相同,但通常不會承保以下事項:
- 一般懷孕和分娩,但部分併發症有機會受保
- 慢性疾病
- 整形手術
- 重症監護
- 腎臟透析
- 篩查和預防性治療,如乳房X光造影
家庭醫療保險收費如何?
家庭大小不同,收費亦難以一概而論,但考慮因素通常大同小異。以下因素將決定你每月或每年需要繳交多少保費。
- 你們是單親還是雙親家庭
- 你選擇按年還是按月繳費
- 你的住所及職業
- 保障級別(醫療保險保障範圍越多,保費越高)
- 你所選擇的自付額(自付額是指你就保單提出索償時,需自行支付的費用)
- 保障人數
- 受保人年齡(部分保單對家庭成員的最小或最大年齡設有限制)
- 每名受保人的病史,任何現有或既有的醫療狀況均有可能影響其他受保人獲得保障
容易受傷或患上急性疾病的職業或須繳交較高保費。此外,家庭成員比較年長亦會增加保費成本。
購買醫療保險前應考慮的因素
選擇保障範圍適合自己的醫療保險並非易事。購置醫療保險前,不妨考慮以下事項,以便作出最佳選擇。
保額與共付
保額是指,假如你不幸入院,保險公司須支付的金額上限。超出保額的部分則由你自己繳付。你亦可以選擇共付,即是支出由保險公司與保單持有人攤分。
住院前後
保單涵蓋住院前後的哪些支出?例如診金、X光檢查、掃描和覆診費用?這些支出對家庭財政可以構成巨大壓力。
日間醫療程序和治療
一般來說,醫療保險的保障範圍涵蓋日間醫療程序和治療,你要注意的是,保單到底涵蓋哪些治療、保障多少天數。購買醫療保險前,不妨仔細了解保單的聯網醫院數目及所在位置。
根據醫療保單提出索償前,你需要:
- 找一位全科醫生看診,他會決定是否將你轉介給專科醫生。
- 聯絡保險公司並申請索償。
- 接受治療。
醫療保險的保障
為家人購買醫療保險前,應先了解其醫療保障、其他特點和理賠條款。(圖片來源:Getty Images)
進一次急症室便要花掉幾百塊錢,加上醫療成本不斷上漲,日後的醫療費用只會越來越貴。添置醫療保險,以免家人因此陷入財務危機吧。
醫療保險為不同的醫療狀況提供預防護理和優質治療。除了自僱人士,對於身為打工仔,但又覺得公司保險略為不足,甚至沒有公司醫保的你來說,投資於醫療保險不失為一個好辦法。
為家人選擇合適的保險可能會使人無從入手,但這個辦法既能妥善照顧你的親人,又能保障你的儲蓄。如果你正在尋找家庭醫療保險計劃,不妨聽聽專家建議,也許能為你消除一切疑慮、解答你的問題。聯絡你當地的友邦保險,探索你的不同選擇,自信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計劃。
參考資料:
III.org, Insurance Information Institute. 2022. Life Insurance. [online] [於2022年7月17日查閱]
NIH, Asia-Pacific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. 2016. Health Insurance for Cancer Care in Asia: Thailand. [online] [於2022年7月17日查閱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