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求專業協助是克服社交焦慮症的第一步。(圖片來源:Getty Images)
如果你害怕認識新朋友,你或以為自己內向。不過,如果這種感覺幾個月後仍揮之不去,且影響你的日常活動,你可能患有社交焦慮症。
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,超過 3 億人患有焦慮症。全球約有4%的人口在其人生某階段經歷焦慮。而社交焦慮症曾稱為社交恐懼症,是可影響任何年齡或性別的病症。
幸好社交焦慮症可以得以治療。透過適當的治療及情感支持,社交焦慮症患者可重建自尊及自信。
社交焦慮 vs 內向
由於社交焦慮及內向有許多共通的特點及徵狀,人們經常混淆兩者。
兩者均可引起極度緊張以及心跳加速、出汗、臉紅及顫抖等身體徵狀;還可觸發應對機制及行為,以避開人們認為非常不適的情況。另外,兩者亦令個人生活及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。
那麽,如何區分社交焦慮和内向呢?
內向是短暫的,且通常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出現。內向往往是在特定情況下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,例如不熟悉的環境或與新朋友的聚會。在新鮮感消減後,內向便會消失。
而社交焦慮是持續、具破壞性的心理不安。其特點是極度痛苦及害怕被他人評頭論足,並伴隨逃避社交活動或互動的衝動。患者經常為此擔心數天、數週或數月。只想到可怕的情況,已可引發強烈的徵狀。
有別於內向,社交焦慮症患者的恐懼感會加劇。社交焦慮亦可引致其他心理健康狀況,例如抑鬱症或睡眠障礙。考慮以下三種重要因素,以確定你是「內向」,還是面臨更複雜的問題。
- 你目前所感受的恐懼及不適程度
- 對日常生活的影響
- 逃避的程度
如果恐懼嚴重影響你的工作及個人生活,請諮詢你的醫生或心理健康專家。
社交焦慮症的徵狀
社交焦慮症可令人無法在公眾面前正常發揮。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雖然沒有對社交焦慮的醫學測試,但心理健康專家可根據對徵狀的描述(包括徵狀出現的時間及方式)評估病情。
社交焦慮症患者或在觸發事件發生之前、期間及之後出現各種認知、身體及行為方面的徵狀。以下是部分最常報稱的徵狀:
認知方面的徵狀
- 害怕與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互動。
- 害怕自己不知道該說甚麼。
- 認為自己會被他人負面地評價、取笑或羞辱。
- 覺得別人會察覺自己的焦慮,並擔心自己有明顯的尷尬表現。
- 提前數週或更長時間為某件事感到苦惱,尤其是在需要對一群人發言的情況下。
身體方面的徵狀
- 明顯臉紅及出汗。
- 手抖。
- 肌肉繃緊,身體姿勢僵硬。
- 氣促、噁心或心悸。
- 頭暈或頭痛。
- 腦海「一片空白」。
行為方面的徵狀
- 逃避社交活動及有人的地方,即使不擠擁亦然。
- 即使有心,亦難以在社交場合進行或保持眼神交流,或與人交談。
社交焦慮症的成因
由於有社交焦慮的人害怕與陌生人互動,故往往單獨活動。(圖片來源:Getty Images)
雖然社交焦慮背後的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清楚,但有人認為社交焦慮是由人生經歷以及遺傳及環境因素共同造成的。
研究表明,艱難的成長環境以及身體及情感上的創傷可能增加一個人患上 社交焦慮症 的風險。例如:
- 父母過分挑剔、控制慾或保護慾過度
- 小時候被欺凌、取笑或拒絕
- 在情感或身體方面受虐
- 經歷壓力或創傷性事件,例如暴力、家庭衝突、至親突然死亡或長期患病
有新研究亦指出,大腦的化學成分及基因構成失衡或與此疾病有關,並增加患病機會。特別是神經遞質血清素(一種調節心情及情緒的大腦化學物質)失衡可能導致社交焦慮症。
此外,過度活躍的杏仁體(大腦中與壓力反應有關的器官)或在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引致「應戰或逃跑反應」。此反應或導致社交焦慮症發作。
社交焦慮症的治療
社交焦慮是非常個人的經歷。觸發因素、成因及風險因素均因人而異。因此,可能對一個人有幫助的治療及策略,對另一個人則或不太有效。因此,你須尋求心理健康專家協助,尋找最好的社交焦慮療法。
醫療專業人員或可以通過一對一或小組心理治療(有時稱為對話治療)及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式來醫治社交焦慮症。
心理治療
心理治療有助你學習健康的應對技巧及管理思考模式。認知行為療法 (Cognitive-behavioural therapy, CBT) 是一種經過充分研究並有研究結果支持的心理治療法,用於治療社交焦慮症。在心理醫生或心理健康專家的指導下,認知行為療法教給你不同的思考方式、行為及對不同情況的應對,助你減輕焦慮及恐懼。
認知行為療法亦有助你透過被稱為「暴露療法」的方法練習社交技巧。 此類治療以溫和、漸進的方式協助你面對恐懼及參與你一直逃避的活動。
接納與承諾治療 (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, ACT) 是一種新型心理治療法。此療法主要採用的策略是靜觀及制定適合自身特定情況的目標等。雖然關於此療法的數據及研究並不多,但你可諮詢醫生,以確定此療法是否有助減輕你的焦慮。
藥物治療
藥物有助紓緩徵狀、提高你與他人互動的能力及重建自信。藥物並非根治的方法,但與其他療法及自助技巧配合使用,能解決社交焦慮症的根本成因。
部分處方藥物旨在重新平衡大腦化學物質,並優化血清素水平(一種失衡時導致焦慮及抑鬱的荷爾蒙)。還有一些藥物則消除心跳加速、高血壓、出汗以及雙手或聲音顫抖等身體徵狀,以助減輕焦慮。
請注意:本文的資訊不能取代醫療建議。社交焦慮症需經臨床診斷方可接受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。尋求醫生的意見,以便其根據你的完整病歷開出治療方案。
有證據顯示,現代生活的壓力及疲勞可引發或加劇焦慮。除標準療法外,即使是細微的生活方式改變亦可顯著加快你的治療進度,同時提升你的整體健康及安康。
一小步便能帶來巨大變化,如果你在這方面需要協助,以應對社交焦慮症,請加入「AIA Vitality 健康程式」及其支援社群。你將在此處找到不同的人、工具、靈感及知識(以及獨家折扣優惠及獎賞),助你輕鬆管理健康生活方式。
參考資料:
ADAA, Anxiety &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. 2021. Social Anxiety Disorder. [網上資料][於2022年7月3日查閱]
NIH,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. 2017. Social Anxiety Disorder. [網上資料][於2022年7月3日查閱]
NIH,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. 2017. Gender differences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: A review. [網上資料][於2022年7月3日查閱]
NIH,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. 2019.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: where are we now? [網上資料][於2022年7月3日查閱]
NIH,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. 2016. Social anxiety disorder: a critical overview of neurocognitive research. [網上資料][於2022年7月3日查閱]
NIH,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. 2021. Psychotherapies. [網上資料][於2022年7月3日查閱]
NIH,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. 2021. Caring for your Mental Health. [網上資料][於2022年7月3日查閱]
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. 2022. Mental disorders. [網上資料][於2022年7月3日查閱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