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不足怎麼辦?在本期「AIA Voices」中,中國知名心理治療師 Kate Yan 分享了改善睡眠習慣的小技巧。
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,改善睡眠時間與質量。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從表面上看,睡眠是身體和大腦處於休息狀態的時段。但實際上,睡眠是一種動態,是大腦與身體功能獲得修復和再生的過程,因此睡眠衛生對健康至關重要。
睡眠衛生是指各種有助於改善睡眠時間與質量的好習慣,能夠為大腦和身體「充電」。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能讓人快速入睡,享受高質量的睡眠。
得到充足且高質量的休息後,你就會在醒來時感到神清氣爽、精力充沛,在一天之中保持最佳狀態。
有益健康的睡眠衛生習慣
保持規律的睡眠是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。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研究顯示,良好的睡眠有助於提升免疫力、延長壽命並提高整體生活品質。
在幼兒和青少年時期,睡眠對生長發育至關重要。在深度睡眠期間,身體會分泌出更多細胞生長和修復所需的蛋白質。睡眠還有助於調節神經系統功能,對思考、記憶和表現都有影響。此外,睡眠能夠提高人體免疫系統的穩健性,從而增強對感染的抵抗力。
一夜好眠或至少多睡一小時(#OneMoreHour)可以帶來很多健康益處。下文分享了 10 個有助於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的小技巧,助你改善睡眠健康狀況。
1. 保持規律睡眠
每天在同一時間睡覺和起床,即使是週末和假日也不例外。這有助於你的生理鐘判斷你的睡眠和覺醒時段。
2. 避免白天午睡
午睡固然有一定的益處,如改善情緒和精神狀態,但美國睡眠協會指出,午睡會「減少睡眠債務,導致夜晚入睡困難」。
3. 定期運動
白天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晚上更好地入眠,但要避免運動時間離睡覺時間太近,因為人體在運動時會分泌腦內啡,從而影響入睡。
4.限制咖啡因攝取量
蘇打水、茶飲和咖啡中都含有咖啡因,攝入過多咖啡因會擾亂身體的生理時鐘,導致晚上難以入睡。因此,應避免在下午或晚上攝入咖啡因,對少量咖啡因亦較為敏感的人群更需要注意。
5.避免睡前過度進食
讓身體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消化,以免打亂身體的生理時鐘。同時,睡前還要限制攝取水分,以免頻繁起身上廁所,導致難以再次入睡。
6.讓電子設備遠離臥室
螢幕發出的藍光會擾亂身體的生理時鐘,堪稱「睡眠殺手」。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在床上看電視、閱讀,或是在臥室工作,都會讓大腦將臥室與工作和娛樂聯繫在一起,導致休息品質下降。螢幕發出的藍光也會刺激大腦,使人保持清醒。
7.在臥室營造安靜放鬆的氛圍
調暗燈光,向身體發出睡眠信號。在臥室營造一個黑暗、清爽且安靜的氛圍,有助於促進良好的夜間休息。
8.睡前舒緩身心
在睡前進行一些舒緩的活動,例如飲用洋甘菊或薰衣草等不含咖啡因的花草茶、洗個熱水澡或進行冥想,可以幫助你在漫長的一天後放鬆身心。
9.睡前清空大腦
《實驗心理學雜誌:綜合》(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: General)於 2018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,相較於在睡前寫下已完成任務清單的參與者,詳細列出待辦事項的參與者入睡更快。因此,如果待辦事項一直在大腦中揮之不去,不妨把它們寫下來,這有助於你為第二天的工作進行更充分的準備。
10.睡不著時不要勉強躺在床上
在失眠或焦慮時,勉強躺在床上會讓大腦將床與清醒聯繫起來。不妨做一些舒緩身心的事情,例如在另一個房間閱讀幾分鐘,在感到困倦後,再重新嘗試入睡。
這能夠有效地強化床和臥室與睡眠之間的聯繫──這是臨床和研究心理學家 Richard R. Bootzin 提出的失眠行為治療法。如果你入睡困難,這種方法有助於你保持更規律的睡眠-覺醒時間表。
睡眠:一種基本的生理功能
高質量的睡眠能夠讓人感到神清氣爽、精力充沛,並為接下來的一天做好準備。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睡眠衛生對睡眠健康至關重要,而睡眠健康又受到睡眠時間與質量的影響。研究顯示,隨著年齡的增長,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會發生變化。
睡眠專家建議,成人的睡眠時間應保持在七至九小時左右,而兒童和青少年則需要更多的睡眠來促進生長發育。(最好與兒科醫生討論兒童的睡眠問題。)
睡眠質量與時間對健康而言同樣重要。
如果你有睡眠障礙,可能與不良的睡眠衛生有關,最好徵求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。你還可以查看「AIA Vitality 健康程式」,這是一項旨在引領你走向健康生活的綜合性健康計劃。這項計劃提供的工具、獎勵和社區有助於你保持健康飲食與良好睡眠,讓你在生活中充滿活力。
欲瞭解更多睡眠技巧,請閱讀 #OneMoreHour(多睡一小時),邁向「健康、長久、好生活」。
「AIA Voices」是友邦保險推出的思想領袖平台,旨在向亞洲各地的受眾傳播思想領袖和專家在生命、健康與保健等方面的獨到見解。平台致力激勵和啟發大眾改善生活習慣,邁向健康人生,為亞洲社區各界提供互聯互通、密切協作和相互學習的機會。平台亦進一步推動「AIA One Billion」計劃,協助友邦達成在 2030 年或之前推動十億人實踐「健康、長久、好生活」的目標。
參考資料:
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. 2015. 美國胸科協會官方研究聲明:健康睡眠的重要性、建議與未來關注點.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4 日查閱]
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. 2020. 從加拿大普通人群研究中得出的睡眠時間與種族和慢性病的關係.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3 日查閱]
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.2018. 最佳睡眠時間是多少,以及年齡對其有何影響?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3 日查閱]
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.2018. 最佳睡眠時間是多少,以及年齡對其有何影響?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3 日查閱]
Sleep Foundation. 2022. 睡眠的各個階段.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4 日查閱]
American Sleep Association. 睡眠的各個階段:睡眠週期.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4 日查閱]
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. 2016 改善睡眠的小技巧.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3 日查閱]
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. 2020. 健康的睡眠習慣.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3 日查閱]
American Sleep Association. 睡眠衛生小技巧.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3 日查閱]
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. 2020. 改善夜間睡眠的 10 個小技巧. 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3 日查閱]
American Sleep Association. 何謂睡眠?人類為何需要睡眠?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8 日查閱]
American Sleep Association. 起床與睡覺時間,以及規律睡眠的重要性.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4 日查閱]
Life Sciences. 2018. 組織再生:睡眠對幹細胞再生能力的影響.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4 日查閱]
Sleep Foundation.2022. 運動與睡眠.[網路資料] 來源: [於 2022 年 8 月 8 日查閱]
Cleveland Clinic. 2022. 睡前進食是否有害健康?[網路資料] 來源: [[於 2022 年 8 月 8 日查閱]